溫哥華擬推新政:後巷屋可獨立出售,助市民置業 🏠
溫哥華市議會即將審議一項可能改變房屋擁有方式的提案:允許後巷屋(Laneway Homes)獨立於主屋出售 🌟。該動議由市議員Sarah Kirby-Yung和Mike Klassen提出,將於本週三提交市議會表決。若通過,市府將啟動研究,探討是否可分割單戶住宅地段,讓後巷屋成為獨立物業,為首次置業者、年輕家庭及多代同堂家庭提供更多選擇 🏡。
動議強調:「這項政策有望提升置業可負擔性,並創造更靈活的居住模式。」
為何備受矚目? 🤔
目前,溫哥華後巷屋被視為主屋的附屬結構,無法單獨買賣。在樓價高企、置業艱難的背景下,議員認為是時候重新檢視這一限制 🔍。動議指出,全市約42%的單戶住宅由65歲以上無按揭負擔的長者擁有,許多人希望縮小居住空間或為家人提供額外單位,但現行法規限制了靈活性。
西門菲莎大學城市規劃專家Andy Yan表示,這項提案方向正確,後巷屋能提供比公寓更「接地氣」的生活方式 🌳。「不少家庭渴望有地面空間,這是公寓難以滿足的,」他說,「但市府需設防炒賣機制,確保政策真正促進可負擔性。」
借鑑他城經驗 🌍
動議參考美國西雅圖和加州經驗,這些地區已允許附屬單位(ADUs)獨立出售,有效增加房屋供應並提供多元擁有模式 🏘️。若提案通過,市府將研究相關法律框架,與社區、建築商及法律專家諮詢,並比對現有多戶住宅與後巷屋的規管。
研究將與《溫哥華規劃藍圖》、《中間房屋策略》及《氣候緊急行動計劃》等市府整體規劃保持一致 🌱。
下一步? ⏩
市議會將於週三上午9:30表決該動議。若獲通過,市府將展開詳細研究並提交報告,評估實施的可行性及影響 📊。
對許多苦尋置業機會的溫哥華市民來說,這可能是實現多元、可負擔住房的重要一步 🚀。
💬 你會考慮買一間獨立後巷屋嗎?這政策真能讓溫哥華樓市更可負擔嗎?



